5月18日上午10点,江苏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在江苏大学本部学府路二号门及校外附近河流周边成功举办“河流图鉴——守护蓝色脉络,共绘生态画卷”科普周末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1)首先主持人介绍河流的地理与形成:河流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河流的源头与终点以及河流的形成过程。再简单介绍一下河流的水文特征,系统地科普河流相关的科学知识。(2) 接着主持人再向大家分享河在当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带给我们的社会效益,如三峡工程,该工程包括三峡大坝,水电站等,具有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条件的功能。如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为当地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再进一步介绍河流的相关治理,如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通过立法保护,统一综合监管,加大有关河流治理的科学技术研究。(3)通过介绍河流的社会效益以及河流治理的问题,将话题引入环境保护。由此引申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民共识,研究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如清洁能源,节能技术至关重要,积极向大家宣传环境保护以及世界环境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此次活动使同学们了解桥体基本结构类型和相关分类、具体的桥梁建筑和存在意义、承重结构类型和原理,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次科普周末旨在让参与的同学们了解河流的形成过程,河流的当代社会效益,国内外河流保护等方面,科普河流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河流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思和创新能力,推广绿色生活的生活理念,积极引领学生以绵薄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校学生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