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3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项赛事在贵州大学圆满落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旭东带队参赛。

学校以优异的总成绩再捧“优胜杯”,这是我校连续九次捧得“优胜杯”,也是学校第十座“优胜杯”。

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有17项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主体赛6项作品获奖,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揭榜挂帅”专项赛10项作品获奖,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1项作品以全国最高分获得擂主(特等奖)。“黑科技”专项赛1项作品获“行星”级。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
主体赛 |
作品名称 | 所在学院 | 指导教师 | 所获奖项 |
丘陵山区复杂场景下稻麦智能低损联合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 | 农工学院 | 徐立章 柴晓玉 韩 志 | 特等奖 |
第四代核电用高温服役大口径管材 制备技术 | 材料学院 | 罗 锐 程晓农 | 一等奖 |
新型lncRNA促进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进展作用机制和转化研究 | 医学院 | 张 徐 张小昕 张家慧 | 二等奖 |
网络信息时空传播动力学分析与 参数识别应用研究 | 数科学院 | 朱霖河 张正娣 | 二等奖 |
深层油气开采用高效高扬程潜油电泵 关键技术 | 流体中心 | 周 岭 李 伟 张德胜 | 三等奖 |
用于组织修复的新型仿细胞外 基质动态材料设计研究 | 材料学院 | 潘国庆 马 悦 | 三等奖 |
“揭榜挂帅”赛道 |
作品名称 | 所在学院 | 指导教师 | 所获奖项 |
放“芯”粮——粮食“收储加销”产业链品质快速无损监控装备及大数据平台研发 | 食生学院 | 林 颢 李燕羽 欧阳琴 | 擂主 (特等奖) |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效果评价及提升路径——以江苏省“两新”组织青年为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管理学院 | 蒋俊明 朱永跃 钟小惠 | 特等奖 |
电炉热装铁水工艺的炉控优化智能辅助 决策系统 | 材料学院 | 李亚波 叶丽华 辛 燕 | 一等奖 |
复杂海域下多智能体协同探查技术研究 | 汽车学院 | 蔡英凤 王 海 张洲宇 | 一等奖 |
非“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类毕业生 “二战”型缓就业的概念结构与测量识别 | 管理学院 | 朱 迅 沈 辉 杨晶照 | 一等奖 |
“精粮优谷”——小麦糊粉层的高效富集关键技术及健康主食开发 | 食生学院 | 陈中伟 齐雅静 徐 斌 | 一等奖 |
基于强电离放电的水稻典型细菌性病害 防治技术 | 环安学院 | 吴春笃 张 波 | 二等奖 |
端云协同的5G智慧农业平台 | 物电学院 | 陈元平 褚士兵 徐 晶 | 三等奖 |
诺如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基因分型及重组 分析软件开发 | 医学院 | 沈 权 张 文 刘雨薇 | 三等奖 |
页岩油气的成烃演化、赋存状态和限域运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能动学院 | 李 彬 王贞涛 王振波 | 三等奖 |
“黑科技”专项赛 |
作品名称 | 所在学院 | 指导教师 | 所获奖项 |
让点火不再困难——风洞燃烧加热器 大变比火炬点火器 | 汽车学院 | 陈 晨 尹必峰 | “行星”级(二等奖) |
决赛期间,团省委副书记熊俊到我校作品展区指导,看望参赛学生。主体赛特等奖项目被10月28日《新闻联播》报道。



据悉,本届竞赛搭建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件作品、250多万名学生参赛。此次“挑战杯”竞赛首次在西南地区部省合建高校举办,有机融合了红色、科技及青春元素,更好服务赋能西南地区青年创新创业。
学校第十八届“挑战杯”自2021年12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共有409件作品、3987名同学参与,经过专家评审,33件作品在校内赛中脱颖而出,11项作品入围江苏省赛并揽获特等奖7项。按照全国赛竞赛规则,学校专项研究,选送了6件作品参加全国赛网评,最终4件作品入围全国终审决赛现场。此外,两件“揭榜挂帅”作品入围全国擂台赛现场。(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