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级团委学校部:
为鼓励各高校对参赛项目进行持续支持与培育,推动竞赛由短期开展向日常活动的转变,力争产生一批质量高、影响大、育人效果明显、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作品;同时,为顺应交叉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趋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吸收融合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丰富知识和研究能力体系,本届竞赛将设立“累进创新奖”和“交叉创新奖”各若干项。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累进创新奖”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作品须为已参加过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竞赛的作品。
2.作品经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下列一条或几条:(1)较之前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2)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3)学校通过设立累进支持基金、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对较长周期的参赛项目提供持续支持,对参赛队员进行跟踪培养;(4)参赛项目被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采纳并结合实践加以完善,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参赛团队可以为原参赛团队中继续在本校深造的学生,也可以为继续进行原团队工作的在校学生(认定标准与挑战杯竞赛章程相一致)。
(二)申报方式
1.参赛作者须填写《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累进创新奖”作品申报书》(见附件1),并报送纸质版申报书一式4份,由所在学校审核后,报送省级组委会,每个高校最多可报送1件作品参评。
2.省级组委会须对作品申报资格进行复核,完成审核后,加盖公章,附上本地选送作品《“累进创新奖”作品申报汇总目录表》(见附件2)一并寄送全国组委会。
二、“交叉创新奖”
(一)申报条件
1.参评作品须入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竞赛。
2.参评作品须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指“国家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突出体现作者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二)申报方式
1.参赛作者须填写《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交叉创新奖”作品申报书》(见附件3),并报送纸质版申报书一式4份,由所在学校审核后,报送省级组委会,每个高校最多可报送1件作品参评。
2.省级组委会须对作品申报资格进行复核,重点审核是否符合交叉学科要求,完成审核后,加盖公章,附上本地选送作品《“交叉创新奖”作品申报汇总目录表》(见附件4)一并寄送全国组委会。
三、申报时间
各省级组委会须于2013年9月22日前,通过EMS或顺丰快递将作品报送至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苏州大学团委,邮编:215021),寄出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
请尽快将此通知转发相关高校团委。
未尽事宜请与全国组委会办公室联系。
联系方式:
全国学联办公室 (010)85212353、85212550
苏州大学团委 (0512)67161535、67161705
竞赛官方网站 (010)52878507
附件:1.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累进创新奖”作品申报书
2.“累进创新奖”汇总目录表
3.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交叉创新奖”作品申报书
4.“交叉创新奖”汇总目录表
团中央学校部
2013年9月11日
附件1
附件2
附件3